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怎样理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风灵之声 风灵 2022-04-22


文 风灵

(2020年9月3日微信群讲座文字稿)

 

中国确定要建立市场经济之后,支持自由市场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思想随之传入。经过几十年的传播,现在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爱好者,在学界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不少人虽然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感兴趣,但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甚至还有很多误解,比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对经济学科的重要贡献是什么?奥派经济学与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是什么?等等。今天我就简单地谈谈这些问题。

 

要理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经济学。

 

米塞斯在《人的行为》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经济学是所有学科中最年轻的”。我们知道,亚当·斯密于1776年发表《国富论》被视为经济学的开端,距今不到250年。

 

在经济学诞生之前,人们认为,社会现象没有客观的规律可循,社会秩序可以也只能够通过伟人的意志和行动来形成,便如下棋一般,普通人只是棋子,听从当权者的指挥。不管是西方的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中国儒家的内圣外王、教化万民,都是认为,实现秩序和繁荣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道德伦理问题,特别是君主的道德和智慧的问题。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发现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即“看不见的手”或自发秩序的规律。不需要强制性的命令,人们就可以通过自愿的交换和分工来合作,促进彼此的利益,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利益。这是国民财富的来源,而政府或君主如果违背这种规律,只会招来贫困和战乱。亚当·斯密的发现使得经济学脱离伦理学,成为一门全新的独立科学,这种客观的经济规律也让社会科学有了可能。亚当·斯密被称为第一个经济学家,最后一个伦理学家。

 

但是,斯密的国富论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客观价值论,他大体上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是客观的。这个缺陷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不能解释钻石和水的悖论,而是它认为,生产是脱离于需求而独立存在的,从而不能很好地回答供求之间如何协调,经济计算如何进行,即回答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什么方式生产等等问题。因为不能回答经济计算问题的话,就意味着生产是盲目的,就有可能产生系统性的经济危机。

 

要注意的是,这只是说,当时的经济学家还没有清楚地揭示市场的规律,而并不意味着市场本身是无规律运作的。就像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之前,万有引力仍然是在起作用的一样。

 

古典经济学后来虽然经过大卫·李嘉图、萨伊、穆勒等人的重要发展,但因为存在价值论的这种缺陷,并不能让所有人信服。在古典经济学发展的同时,兴起了一些不承认普遍的经济规律的学派,比较突出的是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他们认为经济规律因时因地而异。这也是后来奥地利学派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对手。

 

19世纪70年代,经济学发生了边际主义革命。门格尔1871年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与杰文斯同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瓦尔拉斯1874年发表的《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一起,被公认为“边际主义革命”的核心组成要素。边际革命为回答市场中的经济计算提供了可能。边际革命更准确地说是主观主义革命,边际价值其实是主观价值论的一个必然推论。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体现的是供求双方的边际价值。这样,“正确的”价格或者说均衡的价格就可以告诉我们关于供求双方的信息,生产者就可以以此为依据计算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什么方式生产等等。边际革命之后,人们知道,市场是可以通过价格进行经济计算的。注意,这里说的是生产可以通过市场价格计算,而不是生产必须通过市场价格来计算。

 

边际革命是由瓦尔拉斯,杰文斯和门格尔三位经济学家各自独立地发起的。但门格尔的贡献特别的重要,他不仅仅是提出了边际价值论,还提出了一种整体性的经济观,即整个生产过程,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由消费者的需求所决定的,高级财货因消费者的需求一级一级地变为低级财货。生产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要。这是奥地利学派的消费者主权理论的体现。而当时的其他经济学派花了大约20年才认识到,消费品价格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性作用。


边际革命把古典经济学变成了新古典经济学,即以边际价值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当然也承认市场存在着普遍规律。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奥派是属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哈耶克在他最后的访谈中也承认这一点。


前面说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奥派的主要对手都是历史学派,甚至奥派这个名字都是历史学派取的,是一种带有轻蔑意味的贬称。门格尔把他的第一本书献给德国历史学派,却遭到了历史学派的漠视和批判。所以,奥派曾经相当看重边际革命相对历史学派的胜利,十分强调市场的普遍性规律,即给定消费者偏好,可得的资源,可用的技术,这被称为基础数据,就可以得到均衡的价格,均衡的数量和相应的生产结构。


奥地利学派在上个世纪20年代对主流经济学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重要的体现是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1932年出版的里程碑式的著作<<论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意义>>。罗宾斯曾多次专程从伦敦到维也纳,求教于米塞斯和其他奥派经济学者,将他们的重要成果融入到了这本著作之中。1931年,罗宾斯邀请哈耶克到伦敦经济学院授课,后来年轻的哈耶克被任命为该学院的图克教授。哈耶克来到伦敦,以及罗宾斯出版著作,这两件事大大提高了奥地利学派在主流学术界中的地位,奥地利学派迎来全盛时期。所以,我们不能说奥地利学派从来都是被边缘化的小众学派。

 

奥派经济学家马赫卢普当时总结了奥地利学派的六大中心思想。这些思想包括:(1)方法论的个人主义;(2)方法论的主观主义;(3)边际主义的意义;4)效用(以及边际效用递减)对需求进而对市场价格的影响;(5)机会成本;(6)消费和生产的时间结构。这些思想后来基本上纳入了主流经济学之中,当然侧重点有所不同,有一些细微的区别,比如边际效用,对于奥地利学派来说,不是指心理欢愉本身,而是指这些欢愉的(序数)边际评价。直到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奥派经济学爱好者仍然非常强调这些不同之处,但这些区别不足以支撑一个独立的学派。因此,当时奥地利学派的成名人物,包括米塞斯,哈耶克和马赫卢普等人,都认为已不再有任何特别的需要来发展一种单独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理论了。

 

但是,实际上,除了奥地利学派外,新古典的其他学派,包括洛桑学派和英国学派,都没有很好地理解和解释市场价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也就是基础数据到底是怎么反映到价格中的,他们采取的办法就是假设市场主体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有的数据,知道所有的成本和收益,也就是理性经济人假设。行为人心中有一条供给曲线,有一条需求曲线,当然也就知道两条曲线相交于哪里,也就是价格是多少了。因此可以说,基础数据是自动反映为价格的,就如自动提款机,自动售货机一样。新古典经济学中,体现人的主观性的只有消费者主观偏好,而不是人的行为本身。

 

这个问题开始并不突出,直到米塞斯挑战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不可能的问题。米塞斯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因其定义就没有生产要素的价格,没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不能知道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就不能理性地安排生产。

 

前面说过,边际革命差不多回答了市场可以进行经济计算的问题,但这并不等于只有市场才能进行经济计算,米塞斯实际上是说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计算,只有市场才能经济计算。这是往前大大走了一步。

 

米塞斯反对中央计划的观点,起初也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界多大争议,因为对于纯粹的中央计划经济而言,这显然是正确的。我以前在“极简经济学”中曾举过一个修建铁路的例子,如果要在两山之间修建一条铁路,到底是打隧道穿过,还是绕山而行,在没有价格的情况下是难以明智决策的。

 

但是,进入上个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的思想受到经济学界的追捧,支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学家们,代表人物是波兰的奥斯卡·兰格,提出了一种市场社会主义的构想。市场社会主义中,消费品存在市场,消费品可以私有,然后可以通过试错,通过观察库存来确定消费品的均衡价格,再以此价格来决定生产要素的投入。消费品不公有,但生产资料公有,这符合社会主义定义。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的生产者处理均衡价格就和市场中生产者处理均衡价格是一样情况,就可以解决计算问题了。

 

兰格提出这个想法后,得到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可,认为这至少在原则上解决了社会主义的经济计算问题,除了米塞斯和哈耶克(以及拉赫曼等极少数人)。主流经济学界支持兰格的理论,让米塞斯和哈耶克大吃一惊。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其实奥派和新古典经济学其他学派有非常大的不同。奥派有一种动态主观主义的观点,虽然长期以来没得到足够的强调,但这是他们传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米塞斯强调的是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行动,目的和手段都不是给定的,而是不断发现,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的,人的行为是一种带有创新本质的企业家行为,与物理学中无生命物质的运动完全不同;哈耶克则提出了知识分散问题,他强调,知识不可能以整合的方式,集中在中央计划者那里,只有市场中的个人分散的竞争才能发现这些知识。

 

但是,米塞斯和哈耶克的观点遭到了主流经济学的误解。米塞斯的行动的人,因为用理性,有目的等术语描述,被混淆为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而哈耶克的知识问题被误解为知识的搜寻成本问题,而不是知识本身性质的问题。直到现在,我们常听说,大数据可以解决计划经济问题,仍然是这种误解的反映。

 

因此,米塞斯的学生柯兹纳是奥派经济学的另一个关键人物。作为米塞斯的博士生,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仍然感到奥派的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不是那么明显。而他的优势是他深入地学习了主流新古典的市场理论,知道新古典对奥派的误解是怎么回事。他在米塞斯人的行为和哈耶克分散的知识理论基础上,以“警觉”代替了“理性的人的有目的行为”,用“未知的无知”代替了“分散的知识”,而警觉的企业家行为可以减少未知的无知。有人说,柯兹纳给了哈耶克的问题一个米塞斯式的回答。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他让主流经济学不太容易误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核心基础。

 

我想强调一下奥地利学派对市场中存在错误和发现错误的理解,这是我们理解市场运作的关键。主流经济学用假设消除了错误,均衡的世界是没有错误的世界。在主流经济学看来,经济学模型与自然科学的模型一样,不需要符合现实,只需要有解释力。但是,市场实际上是怎么运作的呢?市场犹如一片茫茫无知的黑暗沼泽,人们没有既定的道路可以遵循,每个人都在试探,试图发现最佳道路,而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发现别人的错误,是取得竞争优势,或者说,是发现利润机会所必不可少的。通过假设消除错误,就是消除了利润,消除了创新,消除了竞争,消除了对市场发展方向的解释。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这种消除了人的主观性的主流经济学,本质上是可以通过数据来设计和计划的,与中央计划经济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

 

这一点,追逐利润的企业家们应该是很好理解的。企业家发现赚钱的机会,很少是出于事先周密的计划,而是出于偶然发现了市场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比如某种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还没有人生产;已有的产品成本过高,质量不好;已有的生产技术或管理方式不对头,等等。成功解决问题,或者说纠正错误,是企业家赚钱的最根本要素。我以前翻译过一位生产番茄酱的企业家访谈,他就是在大学勤工俭学时,开卡车运番茄到加工厂,发现番茄酱的生产加工运输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他就有了想法来改进,他从零开始生产番茄酱,后来一步步发展,成为了业务遍布全球的跨国企业。

 

对于普通人而言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可以有很多个人计划,但我们一生中,那些最重要的决策,往往都不是按部就班的事前计划确定的,而是具有创造性的突破了常规的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指的错误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主观的评价。某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发现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或生产方式存在不足,或者有尚未利用的交易机会。这种知识和判断,往往是不为他人所知的,甚至在具体的情势出现以前,也不为发现者本人所知(否则他早就应该采取行动)。既然这些信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当然就更不可能为计划者所收集利用。

 

柯兹纳的这一重大成果最早体现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之中,该书发表于1973年,是奥地利学派当代复兴的重要事件。他在这本书中,重述了奥地利学派的市场理论,明确了奥地利学派的独特性,使奥派重新获得了作为独立学派存在的基础。柯兹纳的成果也引起了主流经济学界的重视,现在,企业家精神已成为了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继柯兹纳发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之后,1974年,奥派学者在罗约敦学院开了一次会,柯兹纳、拉赫曼和罗斯巴德等奥派的新一代代表人物到会,同年,哈耶克获得诺贝尔奖。奥地利学派的传统至此在美国扎下根来,并开始了新的篇章,纽约大学、乔治·梅森大学和米塞斯学院成为美国的奥派经济学研究中心。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奥派有两方面的特点,一个方面是坚持市场的规律性,即供求的协调性,这是与主流新古典经济学类似的地方,也以此区别于其他不承认经济学普遍规律的学派;另一个方面是坚持这只能依靠人的主观行动来实现,这与其他的主观主义经济学类似,同时也是奥派经济学与主流新古典的重大区别。有学者将之称为奥地利学派的中间立场。这种中间立场不是折中,不是中庸之道,而是坚持经济学的真理。这就是理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关键。诚如哈耶克所言,过去一百年来经济理论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主观主义的贯彻运用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关文章:

讲座:美国的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

为什么市场经济值得捍卫?——米塞斯与市场

反思中国教育问题


我将在主线经济学品读会第二期领读前文所提到的当代奥派复兴的重要著作柯兹纳的成名之作《竞争与企业家精神》,这部著作以奥地利学派的动态主观主义视角,重述了市场理论,可以说是奥派的微观经济学。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来加入读书会,点击下面的海报二维码即可查看详情并报名。另外,需要加风灵公号读者群的亲可以联系我的微信号mefengling。因为没有太多时间打理,需关注本公众号半年以上才能入群。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为什么市场经济值得捍卫?——米塞斯与市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